“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论语》中的两句名言,出自《论语·述而》和《论语·公冶长》。这两句话的意思是: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敏:聪明、机敏。
好:喜好。
下问: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
不耻:不以……为耻。
整句话的意思:天资聪明而又好学,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这是好学者对于学习的正确态度,体现了谦虚好学的精神。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而不厌:学习而从不满足。
诲人不倦:教诲别人而不知疲倦。
整句话的意思:勤奋学习而不感到满足,教诲学生从不疲倦。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学习的热情和对教育的执着,强调学习应该是持续不断的追求,并且要乐于传授知识。
这两句话体现了孔子的教学理念和学习态度,强调了学习的内省、持久和乐于分享的精神。孔子认为,无论是学习还是教育,都应该保持谦虚和勤奋的态度,不断地追求知识和智慧,并且要乐于传授所学,帮助他人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