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
春秋时期,范蠡辅佐越王勾践成为霸主之一,但他有强烈的危机意识。为了避免“兔死狗烹”的悲剧发生,他悄悄离开,改名陶朱公,归隐经商。而和他一起辅佐勾践的文种留恋富贵,最后被杀。范蠡通过提前预见并行动,成功避免了潜在的危机。
扁鹊的大哥: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他们兄弟三人中谁的医术最好。扁鹊回答是他的大哥最好,因为他的医术是在病人自己还没发现病情之前就已经产出了病根。这种在病情发作前就进行治疗的做法,正是防患于未然的典型例子。
叶志平校长:
四川安县桑枣中学的叶志平校长平时重视学校的安全演练,多次进行紧急疏散演习。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全校师生依靠熟悉的疏散方式,无一伤亡。这正是通过提前准备和演练,成功防患于未然。
孙叔敖:
孙叔敖担任楚国令尹时,一位老人穿着丧衣来吊丧,提醒他权力越大,越应谦虚谨慎,避免祸患。孙叔敖虚心接受并采纳了老人的建议,严格遵循这些原则,最终成功治理了楚国。
魏绛:
魏绛劝晋悼公“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并拒绝了晋悼公的分赠,劝其继续保持谦虚和谨慎。这种在安定的环境中预见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危难,是防患于未然的典范。
松下幸之助:
被称为日本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曾说:“教育及训练员工很贵,但不做的话代价更贵。”这句话强调了预防和提前准备的重要性,通过教育和训练来防患于未然。
霍光:
《汉书·霍光传》中记载的“曲突徙薪”故事,讲述了一位客人提醒主人将烟囱改曲、将柴火搬远,以防火灾。主人最初不以为意,结果家中失火,幸亏邻居及时相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防火胜于救火,要有先见之明,做到防患于未然。
这些事例都强调了预见性、准备和谨慎的重要性,通过提前行动和准备,可以有效避免潜在的危机和祸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