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培育水稻秧苗时,为了不使秧苗受冻,早晨多排水,傍晚多灌水的原因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特性。具体来说:
水的比热容较大:
水的比热容大约是泥土的4倍,这意味着水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时,其温度变化较小。因此,在初春寒冷的早晨,将稻田内的水排出,可以使稻田土壤迅速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从而提高土壤温度,有利于秧苗生长。
减少夜间降温幅度:
晚上灌水可以保持稻田内的水温,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在夜间温度降低时,水会释放热量,使水温下降较少。这样可以防止秧苗因温度过低而受冻。
提高秧苗成活率:
通过这种管理方法,可以确保秧苗在初春时节得到适宜的生长环境,避免因低温而导致的冻害,从而提高秧苗的成活率。
综上所述,初春培育水稻秧苗时,早晨多排水,傍晚多灌水是为了利用水的比热容特性,保持适宜的土壤温度,防止秧苗受冻,确保秧苗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