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张九龄其三》和《感遇张九龄其四》是唐代名相张九龄创作的组诗作品,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政治的不满。
感遇张九龄其三
意思:
我归隐于幽静的山林,每日高卧在林泉之下,洗去心里郁积的尘俗杂念,感受内心的孤高与清净。
天上高飞的鸟儿啊,拜托你把我的心意传达给远方的君主。
日日夜夜地,我怀抱著高远的理想与至诚,可是又有谁能感受得到呢?
鸟儿飞远了,我的心离开君主也越来越远了,我们远隔千里,鸟儿啊,你们又如何能抚慰我那颗忠城却破碎的心呢?
这首诗通过归隐山林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君主的忠诚与思念。诗人希望自己的心意能够通过高飞的鸟儿传达给远方的君主,但内心却充满了孤独和无奈。
感遇张九龄其四
意思:
孤傲的鸿雁自海上而来,池塘河潢不敢眷顾。
侧目见到了两只华丽的翠鸟,在华美的三珠树上栖息。
珍贵之木的高处啊,难道不怕猎人的金弹丸?
修美的品德将担心他人的嫉妒与打压,高明之位会让神鬼都深感厌恶。
今日的我在冥冥之中遨游,那也独自游弋的人们将何处追求呢?
这首诗以孤鸿自喻,通过鸿雁与翠鸟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对高洁品德的追求。诗人感叹自己的品德和地位容易受到他人的嫉妒和打压,同时也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迷茫。
总结
这两首诗都体现了张九龄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政治的不满。通过自然界的景象,诗人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孤独、无奈和对高洁品德的追求。这些诗歌不仅反映了张九龄个人的情感和理想,也体现了唐代士人对于政治和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