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中的双宾语可以根据其结构和语义特点分为以下几类:
一般双宾语
现代汉语中也有双宾语句,二者之间有相同的地方,也有许多不同之处。
一般双宾语由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组成,其中离动词近的叫近宾语(间接宾语),离动词远的叫远宾语(直接宾语)。
为动双宾语
动词和近宾之间是为动关系,即近宾语表示动作的对象,远宾语表示动作的内容。
例如:“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为之驾,为孟尝君驾车的意思)。
使动双宾语
动词和近宾之间是使动关系,即近宾语表示动作的受益者,远宾语表示动作的对象。
例如:“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负秦曲”,使秦负曲的意思)。
特殊双宾语
除了上述常见类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双宾语结构,如某些动词在古汉语中可以带双宾语,但在现代汉语中不能。
例如:具有给予义的动词“赐”、“与”、“予”、“遗”、“贻”等,它们所带的双宾语中,近宾表给予的物件,远宾表示给予的内容。
这些分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古代汉语中的双宾语结构,从而更准确地把握文言文的语义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