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
解释:道是可以被阐述的,但能被阐述的道并不是真正的、恒常的道。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解释: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但并不与万物相争。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解释:天地没有仁爱之心,将万物视为像刍狗(古代用于祭祀的草扎成狗形的祭品)一样;圣人没有仁爱之心,将百姓视为像刍狗一样。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解释:合抱的大树由细小的幼苗长成,九层的高台由一筐筐泥土堆成,千里远的行程须从脚下开始。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解释:真实的话不好听,好听的话不真实。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解释:有形的存在可以带来便利,无形的存在才能发挥其作用。
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解释:居住时要做无为的事情,行为上要施行无言的教育。
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解释:把自己放在后面,反而能先得到;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解释:少说话是符合自然的,因此短暂的暴风不会持续一早晨,急促的暴雨不会持续一整天。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解释:正因为不争斗,所以天下没有谁能与之相争。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解释:最柔软的东西,能穿透最坚硬的东西。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解释: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
而用之或救之,以慈卫之。
解释:运用它或者救助它,用慈爱来保护它。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解释:国家小,百姓少。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也不使用;使百姓重视生命而不远徙。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兮若无止。
解释:正因为不可识别,所以勉强去形容它:它豫豫兮若冬涉川,犹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兮若无止。
这些名句体现了《道德经》中深刻的哲理和智慧,涵盖了关于道、德、生活、人性等方方面面的思考。希望这些摘抄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