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西风瘦马”出自元曲作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其中“瘦”字用得极为传神,从炼字的角度来看,它有以下几层妙处:
瘦字写出了路途之遥远:
马因长途跋涉而瘦骨如柴,这一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游子漂泊在外的艰辛和孤独。
瘦字与古道西风的意境相融合:
“古道”和“西风”都是凄凉的意象,与“瘦马”结合,更增添了一种悲凉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游子在外的无助和辛酸。
瘦字暗示了人物的内心情感:
一个“瘦”字,不仅指马的外在形象,更暗指马上的人因奔波劳碌而内心憔悴,表现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情与景的结合:
马致远在诗的前四句中,通过“枯”“老”“昏”“瘦”等字眼,将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情与景的高度结合,使作品中的意象情感指向呈现一致性。
综上所述,“瘦”字在“古道西风瘦马”中不仅描绘了马的外在形象,更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深刻地表达了游子漂泊在外的悲苦和惆怅之情。这个字的使用,使得整句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成为传颂千古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