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里白天的风景和情形,有诗人把它写成美妙的诗,有画家把它画成生动的画。到了夜间,诗人喝了酒,有些醉了;画家呢,正在抱着精致的乐器低低地唱:都没有工夫到田野里来。那么,还有谁把田野里夜间的风景和情形告诉人们呢?有,还有,就是稻草人。
稻草人是农人亲手造的。他的骨架子是竹园里的细竹枝,他的肌肉、皮肤是隔年的黄稻草。破竹篮子、残荷叶都可以做他的帽子;帽子下面的脸平板板的,分不清哪里是鼻子,哪里是眼睛。他的手没有手指,却拿着一把破扇子——其实也不能算拿,不过用线拴住扇柄,挂在手上罢了。他的骨架子长得很,脚底下还有一段,农人把这一段插在田地中间的泥土里,他就整天整夜站在那里了。
稻草人非常尽责任。要是拿牛跟他比,牛比他懒怠多了,有时躺在地上,抬起头看天。要是拿狗跟他比,狗比他顽皮多了,有时到处乱跑,累得主人四外去找寻。他从来不嫌烦,象牛那样躺着看天;也从来不贪玩,象狗那样到处乱跑。
新出的稻穗一个挨一个,星光射在上面,有些发亮,像顶着一层水珠,有一点儿风,就沙拉沙拉地响。
她的脸上满是皱纹,倒像个风干的桔子,哪里会露出笑容来呢!
可是看那些吃稻叶的小强盗,他们高兴得很,吃饱了,正在光秆儿上跳舞呢。
在金色的麦田里,矗立着一根根稻草人,那不是僵硬的木偶,而是一首静默的田园诗篇。它们身披稻草编织的斗篷,仿佛诉说着农耕岁月的故事,每一根稻草都蕴含着农民的辛勤汗水与无尽期盼。
稻草人的目光,如同夜空中的北斗,照亮了田野的寂静,也守护着谷穗的安宁。
这些句子描绘了稻草人的形象、情感以及它们在田野中的角色,展现了稻草人新鲜、生动的形象和它们所承载的农民的期望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