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心情网-为你提供各类经典名言与文案句子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译文-集锦20句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译文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意思是愿意虚心学习,勇于向他人请教,不认为问问题是丢脸的行为。

2、这是论语一书中的句话。也是孔子提倡的一种学风。一个人只有做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才能在学问上有扎扎实实的进步,所以孔子提倡这种学习精神,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3、这种思想和习惯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世界,提高自己,为未来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4、这种人不怕丢面子,愿意承认自己的不足,不断学习进步。

5、这种思想认为知识无穷尽,不断探索和学习才能让自己不断进步。

6、头脑灵敏而且喜欢学习,遇到不懂向他人学习,而不怕别耻笑。形容一个很重视学习,很爱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懂就问,不怕别人耻笑。

7、原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指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没自己高的人请教为耻。

9、(1)孔文子:卫国大夫孔圉,“文”是谥号,“子”是尊称。

10、这种品质对于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是重要的。

11、(2)敏:敏捷、勤勉。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孔子在《论语·公冶长篇》中对卫国的大夫孔文子的评价,意思是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

13、子贡问道:“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

14、原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5、原句出自于春秋孔子的《论语·公冶长》。

16、这句话的意思是:勤奋努力地学习文献知识、向比自已地位低,学问不如自已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辱。

17、“敏而好学”是指一个人具有敏锐的感知能力,能够快速理解学习的内容并且有求知欲望。他们很善于学习,不断地积累知识和经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这种人不仅聪明而且勤奋,对于知识的渴求和追求是不断的。同时,“不耻下问”是指一个人不会因为自己的无知而感到羞愧或不好意思,而是勇于向别人请教,寻求帮助和指引。

18、意思是: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

19、意思是说天资聪颖而又热爱学习的人,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学问低的人请教为耻辱。题目中问到的这句话出自先秦时期儒家至圣先师孔子及其弟子再传弟子所作的经典语录体著作《论语》,这是在子贡和孔子的一段对话里面出现的。子贡问孔子,孔文子死后为什么被称为“文”呢,孔子便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就是说孔文子这个人天资聪颖而又热爱学习,从不以向自己学问地位低的人请教为耻辱,所以后世称他为“文”,可见孔子对于孔文子的推崇。

20、意思是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原句出自于春秋孔子的《论语·公冶长》。原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白话译文:子贡问道:“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扩展资料:创作背景: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赏析:《论语》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上一篇上一篇:描写人物坚强的作文-通用102句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