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淋沥沥拼音
1、不同的语言习惯用不同的词语,但是意思是大同小异的。淋淋沥沥,下雨的时候雨点比较密,如果是稀疏一些的雨可以用“深夜梧桐雨,点滴到天明”来形容。
2、亦作淋离。《扬雄·羽猎赋》淋离廓落。又池名。卽太液池。《王子年·拾遗记》昭帝元始元年,穿淋池广千步。又与霖通。又《集韵》力鸩切,临去声。亦水沃也。
3、drippingwet]
4、成语解释液体湿湿地淌下,指流滴的样子
5、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6、象声词。雨声。形容轻微的风雨声、落叶声等。淅沥的叠词(多形容春雨或秋雨)。【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五回:“不想日未落时,天就变了,淅淅沥沥的下起雨来。”【译文】:没有想到太阳没有下山时,天就不像刚才那样了,雨就下起来了,声音淅淅沥沥的。大概这样子。
7、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8、淋淋沥沥(línlínlìlì),比喻透彻、痛快。《水浒传》第十四回:“阮小二道:‘……我三个若舍不得性命相帮他时,残酒为誓:教我们都遭横事,恶病临身,死于非命。’金圣叹批:‘数语淋淋沥沥,日在天之上,心在人之内。’”
9、《水浒传》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现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罗贯中两人中的一人,或两人皆有)编著的章回体长篇。
10、汗淋淋[hànlínlín]状态词。形容汗水往下流的样子。
11、感彩中性成语
12、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范进中举》
13、基本解释
14、[drippingwet]∶液体湿湿地淌下,即流泪的样子
15、形容下雨的声音。
16、淋[lín]汉语汉字
17、吸淋淋[xīlínlín]摇动貌。
18、淋是一个汉语汉字,读音为lín或lìn,指浇、洒。
19、雨淋淋[yǔlínlín]1.大雨滂沱貌。2.被雨水淋湿貌。
20、湿淋淋[shīlínlín]状态词。形容物体湿得往下滴水。
21、línlínlílí
22、水淋淋中的淋淋的读音是línlín。
23、淋淋漓漓,汉语成语,拼音是línlínlílí,意思是液体湿湿地淌下,指流滴的样子。出自《水浒传》。
24、赤淋淋[chìlínlín]1.赤身露体,无衣着貌。2.犹言血淋淋。
25、形容雨的声音,淅淅沥沥
26、《唐韵》力寻切《集韵》《韵会》犁针切《正韵》犁沈切,音林。《说文》以水沃也。一曰淋淋,山下水貌。又淋漓,渥貌。
27、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9回:“那妇人方才从缸里爬得出来,头脸都吃磕破了,下半截淋淋漓漓都拖着酒浆。”
28、淋淋写词语,例如:
29、淋淋漓漓是淋漓的口语化表达
30、淋淋沥沥,他的意思就是应该说是滴滴答答的不断,但是呢,也不大,这就是用来形容下雨的时候的这种情况吧,有一个成语叫做悉淅沥沥的小雨,不断地下下来,我想的话,这应该才是他的准确的解释吧,希望大家能够多多的为我一切词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这样写出来好的文章
淋淋沥沥拼音
31、成语用法作定语、状语;用于流体事物
32、淋淋漓漓
33、比喻透彻、痛快。
34、《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问世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了后世中国创作的典范。《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之一,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同时也是汉语言文学中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深远的影响。
35、如果是描写雨量比较大的,可以用滂沱大雨,倾盆大雨等等,供参考
36、淋淋沥沥:象声词,形容轻微的风雨声、落叶声等。淅沥的叠词。液态物质不断下垂貌。多为听觉形象,所绘之境极富诗情画意。淅淅沥沥:象声词,形容轻微的风雨声、落叶声等。
37、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38、《红楼梦》第四五回:“不想日未落时,天就变了,淅淅沥沥的下起雨来。”洪深《》:“窗上淅淅沥沥,是雨点打在玻璃上的声音。”冯德英《苦菜花》第十一章:“雨小些,但还是淅淅沥沥地下着。”
39、淋淋沥沥(línlínlìlì),比喻透彻、痛快。《水浒传》第十四回阮小二道:我三个若舍不得性命相帮他时,残酒为誓:教我们都遭横事,恶病临身,死于非命金圣叹批:数语淋淋沥沥,日在天之上,心在人之内。
40、这是形容下雨的样子,淅淅沥沥
41、淋淋沥沥(línlínlìlì),
42、lín《说文解字》:“淋,以水沃也。从水、林声。一曰淋淋,山下水皃。”。下雨林间枝叶湿透洒水是淋之范式。淋:línㄌㄧㄣˊ本义:浇、洒。如:淋浴、淋湿、日晒雨淋。衍义:引申指“淋漓”。(a.沾湿或流滴,如“大汗淋淋”;b.畅快,如“淋淋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