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和学坐的对话
1、苏格拉底、柏拉、亚里士多德在古希腊时期并称“希腊三贤”,是二代师生关系。
2、但是苏格拉底拉住了他,不准他去报复。朋友说:“你怕那个人吗?”不,我绝不是怕他。”人家打了你,你都不还手吗?”苏格拉底笑笑说:“老朋友,你别生气。难道一头驴子踢你一脚,你也要还它一脚吗?”
3、苏格拉底并不满足,又问道:“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可以说是道德的。那就是说,道德不能用骗不骗人来说明。究竟用什么来说明它呢?还是请你告诉我吧!”
4、我还想找一个更大更好的。当我走到林子的尽头后,才发现第一次看见的那枚果子就是最大最好的。”
5、一个青年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获得知识?”
6、柏拉说:“决定一个人心情的,不是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
7、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另有其创造或发展的概念包括:柏拉思想、柏拉主义、柏拉式爱情等。柏拉的主要作品为对话录,其中绝大部分对话都有苏格拉底出场。但学术界普遍认为,其中的苏格拉底形象并不完全是历史上的苏格拉底。
8、“对!学习就得使上这股子劲儿。”
9、柏拉,原名:亚里斯多克勒斯,(前427年至前347年),出身于雅典贵族,师从苏格拉底,直到苏氏逝世。后游历四方,到前387年返回雅典创立了自己的学校并执教40余年。
10、他的思想强调了人类的理性和思考能力,以及对真理和道德的执着追求。
11、虽说,这不一定是最大最美的那一支,但他满意地走完了全程。
12、学生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获得快乐?
13、他们向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请教:“老师,快乐到底在哪里?”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我造一条船吧!”
14、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四处寻找了。可他领来一位又一位,都被苏格拉底一一婉言谢绝。一次,当那位助手再次无功而返时,病入膏肓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都不如……”
15、然后,他回到讲台上,把苹果举起来左右晃了晃,问:“有哪位同学闻到苹果的味了吗?有一位学生举手站起来回答说:“我闻到了,是香味儿!”苏格拉底又问“还有哪位同学闻到了?”学生们你望望我,我看看你,都不作声。苏格拉底再次举著苹果,慢慢地从每一个学生的座位旁边走过,边走边叮嘱:“请同学们务必集中精力,仔细嗅一嗅空气中的气味。”
16、学生们出发了。在穿过果林的整个路程中,他们都十分认真地进行着选择。
17、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他们齐声回答:“快乐极了!”
18、拓展资料:
19、苏格拉底年轻时有一头非常漂亮的头发。后来,由于他潜心研究哲学,用脑过度,年纪大后,脑门和后脑勺上的头发都掉光了。
20、自己的事,听听自己的心怎么说;
21、“为什么要娶这么个夫人”时,他回答说:“擅长马术的人总要挑烈马骑,骑惯了烈马,驾驭其他的马就不在话下。我如果能忍受得了这样女人的话,恐怕天下就再也没有难于相处的人了。”
22、据说苏格拉底就是为了在他妻子烦死人的唠叨申诉声中净化自己的精神才与她结婚的。
23、你觉得这个很重要吗?难道对话的内容不更使人涨知识些吗?
24、苏格拉底打断了他的话:“既然这个消息并不重要,又不是出自善意,更不知道它是真是假的,你又何必说呢?说了也只会造成我们两个人的困扰罢了。”
25、苏格拉底又追问起来:“假如你的儿子生病了,又不肯吃药,作为父亲,你欺骗他说,这不是药,而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这也不道德吗?”
26、柏拉是古希腊哲学家,他曾经向苏格拉底提出了三个问题,被称为“柏拉的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是:
27、第三个弟子很聪明。他用前三分之一的路程去识别怎样的麦穗才是饱满的麦穗,第二个三分之一的路程去比较判断,在最后的三分之一的路程里他采摘了一颗最饱满的麦穗。他自然满意而归。
28、大事,清楚的说;
29、什么是正义?苏格拉底认为正义不仅仅是人类社会的基础,还是一个人灵魂的理想状态。他认为正义是每个人应有的各尽其责的责任和义务,是个体与整体和谐统一的表现。
30、接着,苏格拉底又问年轻人:“那么,如果我们没有看到那个溺水的人,或者我们救不了他,这样我们还算是道德的吗?”年轻人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回答:“我想是的,我们至少尝试过。”
苏格拉底和学坐的对话
31、苏格拉底说,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明确的目的忙得无暇顾及其它的时候突然来访。
32、他认为,只有通过探究和思考,人们才能理解、接受和坚持道德标准。
33、古希腊的大哲学家家苏格拉底,有一天,和一位老朋友在雅典城里漫步,一边走,一边聊天。忽然有一个莫名其妙的人,冲了出来,对苏格拉底打了一棍子,就逃去了。他的朋友立刻回头要去找那个家伙算账。
34、苏格拉底装作不懂的样子又问:“但为什么和敌人作战时,我军将领却千方百计地去欺骗敌人呢?”
35、两千四百多年前的一个黄昏,大哲学家苏格拉底领着他的三个弟子来到一片麦田前。
36、这个故事的内容延伸还包括,苏格拉底的具体思想和哲学体系,以及他如何影响了后世的西方哲学家和思想者。
37、相似之处:
38、苏格拉底:
39、那人揶揄地问:“先生,住七层楼也有许多好处吧!”
40、苏格拉底笑了笑。
41、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风烛残年之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42、“怎么啦,孩子们,你们对自己的选择满意吗?”苏格拉底再次问。
43、一人郁郁寡欢,骨瘦如柴,似乎一阵风就可以把他吹到天上去。
44、过了一段时间,天使见这个人仍是愁眉不展,比过去更瘦了,又问:“你还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呢?怎么还是这样满面愁容?”这人双眉紧锁,长叹短叹:“唉,我日日夜夜都担心失去这些宝贝啊!”
45、对知识的看法不同:孔子认为知识应该通过学习和实践来获得,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和适用性。而苏格拉底则认为知识是通过对话和思考来获得的,强调知识的逻辑性和批判性。
46、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古代中国和古希腊的两位著名哲学家,他们的思想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显著的差异。
47、伤害人的事,不能说;
48、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爱情!”
49、小事,幽默的说;
50、开心的事,看场合说;
51、那人又问:“你一个人孤孤单单,有什么好高兴的?”
52、苏格拉底坚定地摇了摇头:“孩子们,没有第二次选择。人生就是如此。”
53、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人们的思想变化有着透彻的洞察和了解,他是古今中外能使别人心服口服的第一个人。苏格拉底对别人的错误从不采取指责的态度,而是采取一种迂回的方式,即幽默感。
54、柏拉有一天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可以摘一次。
55、“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苏格拉底很失意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一代哲人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他曾经深切关注着的世界。
56、青年人笑了:“这样看来,你和我其实差不多啊!”
57、那人想了想,说:“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才能做到道德。”
58、这三个问题被认为是柏拉哲学思想的核心。在柏拉看来,这三个问题是人类思考的基本问题,它们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如道德、政治、教育等。柏拉认为,只有通过深入探究这些问题,才能真正理解人类生活的本质。
59、精神助产术
60、如果把苏格拉底的三个弟子归类,那么显然第一个是属于“先做了再说”之列。“先做了再说”,省略了思考过程,必然会导致行为的盲目性与无序性,其结果当然“懊恼而归”。第二个当属于“等等再说”之列。“等等再说”,总是在思索、观望这个台阶上停滞不前,“只想未做”必定两手空空,“失望而归”。第三个弟子则是“先想后做”。对事物有了充分的认识以及足够的判断之后,才不慌不忙地出手,他当然能够“满意而归”。
苏格拉底和学坐的对话
61、打个比方,如果你问你家隔壁老王借了本书看完了,还书时老王不在而你就还给了他儿子,你也知道这与还给老王是一回事,那如果有人来问你:你这是什么意思啊?
62、拉克苏一脸的尴尬神色:“我只顾朝着遥远的目标奔跑,哪有心思欣赏沿途的风景啊!”
63、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家,柏拉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他的著作包含许多学科,包括了物理学、形而上学、诗歌(包括戏剧)、音乐、生物学、动物学、逻辑学、政治、、以及伦理学。
64、“你们各自顺着一行果树,从林子的这头走到那头,每人摘一枚自己认为最在最好的果子。不许走回头路,不许做第二次选择。”苏格拉底吩咐说。
65、最优秀的人是谁
66、苏格拉底说:“朋友们在一块儿,随时都可以交换思想,交流感情,这难道不是很值得高兴的事儿吗?”
67、几个学生向苏格拉底请教人生的真谛。
68、“蛋是鸡下的。没有鸡,蛋从哪里来?”
69、未来的事,未来再说;
70、快乐到底在哪里?
71、有一回,苏格拉底来到市场上,他一把拉住一个过路人说道:
72、苏格拉底说:“是啊,好处多着哩!仅举几例吧:每天上下几次,这是很好的锻炼机会,有利于身体健康;光线好,看书写文章不伤眼睛;没有人在头顶干扰,白天黑夜都非常安静。”
73、苏格拉底却犹豫了,他说:“我只想做正确的事,就算它没利可也不会去做错的事。”
74、青年人抱怨说:“你怎么提出这样一个怪问题呢?现在我也问你一个问题。”
75、第二个弟子吸取前者的教训,每看到一个大麦穗时,他总是收回了自己伸出去的手:更大的麦穗一定在前头。麦田快走完时,两手空空的弟子情知不妙,想采一颗,却又觉得最饱满的已经错过。他失望而归。
76、总之,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显著的差异。他们的思想对后世的哲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7、这群学生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儿放在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锯倒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树,挖空树心,造出一条独木船。独木船下水了,他们把苏格拉底请上船,一边合力划桨,一边齐声唱起歌来。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他们齐声回答:"快乐极了!
78、苏格拉底和拉克苏相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游览一座大山。据说,那里风景如画。人们到了那里,会产生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79、他的学生察觉情况不妙,不解地摇了摇头。
80、不踢驴一脚
81、那人只好承认:“这种欺骗也是符合道德的。”
82、都关注人类的道德和伦理问题:孔子和苏格拉底都强调了道德和伦理的重要性,认为人类应该追求美德和正义。
83、苏格拉底微笑着说:“你的回答很好,这就是道德。道德不仅仅是行动,更是一种态度和意识,是一种对他人生命和尊严的尊重和关爱。只有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的联系,才能真正做到道德。”
84、因此,他订出了说话前的三个筛子,不做始作俑者,当然也不要受人利用成了是非的传播者。
85、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公民陪审员,他和他的学生柏拉,以及柏拉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86、苏格拉底法可以分为四个部分: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所谓“讥讽”,就是在谈话中让对方谈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然后揭露出对方谈话中的自相矛盾,使对方承认自己对这一问题实际上一无所知。所谓“助产术”,就是用谈话法帮助对方把知识回忆起来,就像助产婆帮助产妇产出婴儿一样。所谓“归纳”,是通过问答使对方的认识能逐步排除事物的个别的特殊的东西,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的普遍的东西。从而得出事物的“定义”。这是一个从现象、个别到普遍、一般的过程。
87、这人说:“人们都说太阳宝石、月亮宝石是无价之宝,我什么时候能得到它们呢?”
88、“苏格拉底的妻子”是悍妇、坏老婆的代名词。她是个心胸狭窄,性格冥顽不化,喜欢唠叨不休,动辄破口大骂的女人,常使堂堂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年)困窘不堪。一次,别人问苏格拉底
89、传说中,苏格拉底曾经在一个炎热的夏天拒绝为人民建造一座宫殿。认为这是一项重大的失误,他们试说服苏格拉底重新考虑这个决定。
90、苏格拉底是单身汉的时候,原来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只有七八平方米的房间里,他一天到晚总是乐呵呵的。
苏格拉底和学坐的对话
91、一天,一位熟知苏格拉底生活节俭的人突然在集市上发现他全神贯注打量几件俗气的陶器,颇觉惊讶,便上前问道:“苏格拉底先生,您今儿哪来的雅兴?”苏格拉底回答道:“我向来有兴趣的是,看看市场上有多少我不需要的东西。”
92、除了荷马之外,柏拉也受到许多那之前的作家和思想家的影响,包括了毕达哥拉斯所提出的"和谐"概念,以及阿那克萨戈拉教导苏格拉底应该将心灵或理性作为判断任何事情的根据;巴门尼德提出的连结所有事物的理论也可能影响了柏拉对于灵魂的概念。
93、苏格拉底将这个青年带到海里,海水淹没了年轻人,他奋力挣扎才将头探出水面。苏格拉底问:“你在水里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94、心底无私天地宽,有博大的胸怀,方能吞吐日月,收放自如!太计较得失、荣辱,人生之路也便越走越窄了!
95、过了一年,苏格拉底把一层的房间让给了一位朋友,这位朋友家有一个偏瘫的老人,上下楼很不方便。他搬到了楼房的最高层--第七层,每天,他仍是快快活活。
96、苏格拉底脸上的笑容不见了,他举起苹果缓缓地说:“非常遗憾,这是一枚假苹果,什么味儿也没有。”
97、“老师,让我们都再选择一次吧!”其他学生一起请求。
98、苏格拉底说:“不一定。不过,如果脑子里面是空的,即使长着一头浓密漂亮的头发,又有什么用?”
99、那人说:“那是战争中出于无奈才这样做的,日常生活中这样做是不道德的。”
100、苏格拉底继续说:
101、一个有着一头漂亮金发的年轻人揶揄地问他:“尊敬的大哲学家,是否头发越少,就意味着学问越多呢?”
102、“是呀!”苏格拉底说,“你不知道住一楼有多少妙处呵!比如,进门就是家,不用爬很高的楼梯;搬东西方便,不必花很大的劲儿;朋友来访容易,用不着一层楼一层楼地去扣问……特别让我满意的是,可以在空地上养一丛一丛花,种一畦一畦菜,这些乐趣呀,没法儿说!
103、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104、柏拉的学生是亚里士多德,他开创了吕克昂学园。
105、什么是美德?
106、从苏格拉底这一幽默的言语中,可以观察到他那机敏的应变能力。机敏是一种优秀的素质,他能使人反应灵敏,巧解人意,并能以惊人的自制能力防止在对方刺激下诱发出不良情绪,使双方的对抗情绪得以缓解,消除困境。机敏的人是最容易受到众人好评的。
107、他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雅典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苏格拉底曾获得逃亡的机会,但他仍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也是因为担心他逃亡后雅典将再没有好的导师可以教育人们了。
108、什么是善?
109、第三个弟子吸取了前两位的教训,当他走到三分之一时,即分出大、中、类,再走三分之一时验证是否正确,等到最后三分之一时,他选择了属于大类中的一支美丽的麦穗。
110、在场的学生们都以为苏格拉底会怒斥妻子一顿,哪知苏格拉底摸了摸浑身湿透的衣服,风趣地说:“我知道,打雷以后,必定会大雨倾盆的。”
111、等他们到达果林的另一端时,老师已在那里等着他们了。
112、“欺骗敌人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人就不道德了。”苏格拉底反驳道:“当我军被敌军包围时,为了鼓舞士气,将领就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已经到了,大家奋力突围出去。结果突围果然成功了。这种欺骗也不道德吗?”
113、于是,苏格拉底带着年轻人走到了一个河边。他问年轻人:“你看到了吗?那个人在河里溺水了,他需要我们的帮助。”年轻人顿时明白了,他和苏格拉底一起救起了那个溺水的人。然后,苏格拉底问年轻人:“如果我们没有来,那个人就可能。你觉得我们做的对吗?”年轻人回答:“当然是的。”
114、“并不是很重要……”
115、苹果的香味
116、苏格拉底说:“我有很么多书哇,一本书就是一个老师。和这么多老师在一起,时时刻刻都可以向它们请教,这怎不令人高兴呢!”
117、都采用对话的方式来探讨问题:孔子和苏格拉底都采用对话的方式来探讨问题,通过对话来启发学生的思考和理解。
118、第一个弟子没走多远,就看到一颗大麦穗,如获至宝地摘下。可是,越往前走,他越发现前面的麦穗远比手中的饱满。他懊恼而归。
119、对人性的看法不同:孔子认为人性本善,只要通过教育和修养,就可以达到完美的境界。而苏格拉底则认为人性本恶,只有通过不断的思考和学习,才能摆脱无知和偏见。
120、许多年以后,两人相遇了。他们都发现,那座山太遥远太遥远。他们就是一辈子,也不可能到达那个令人神往的地方。拉克苏颓丧地说:“我竭尽精力奔跑过来,结果什么都不能看到,真太叫人伤心了!”
苏格拉底和学坐的对话
121、苏格拉底掸了掸长袍的灰尘说:“这一路有许许多多美妙风景,难道你都没有注意到?”
122、“老师,让我们再选择一次吧,”一个学生请求说,“我刚走进果林时,就发现了一个很大很好的果子。但是,
123、天使摊开双手,摇摇头说:“想得到的时候,害怕不能得到;已以到手了,又恐怕失掉它。这样的人,怎么能够享受欢乐呢?”
124、“你们是否都选择到自己满意的果子了?”苏格拉底问。
125、不要买自己想买的东西,而要买自己需要的东西;不需要的东西即使只花一分钱,也是昂贵的。
126、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肯回答。
127、有功不必邀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谦让与己。
128、“人人都说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但道德究竟是什么?”
129、苏格拉底把这种通过不断发问,从辩论中弄清问题的方法称作“精神助产术”。
130、和柏拉、苏格拉底(柏拉的老师)一起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是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广泛系统,包含道德、美学、逻辑和科学、政治。公元前322年3月7日亚里士多德因病去世。
131、后来,那人遇到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他问:“你的老师总是那么快快乐乐,可我却感到,他每次所处的环境并不那么好呀?”
132、“不,正好相反。”他的学生羞愧地低下头来。
133、他的话被传遍全城,并成为了道德的榜样。
134、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我造一条船吧!
135、“请提吧。”
136、“明白,”那位助手赶忙说:“您的思想光辉是得很好地传承下去……”
137、不是,柏拉是苏格拉底的学生,苏格拉底、柏拉以及柏拉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
138、苏格拉底的寓言故事
139、“等一下!”苏格拉底毫不留情地制止他,“你告诉我的话,用三个筛子过滤过了吗?”
140、“你刚才已经说过,鸡是从蛋中孵出来的。没有蛋,鸡从哪里来?”
14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道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标准,而是需要不断思考、交流和探索的。
142、天使问他:“你为什么老是不快活,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吗?”
143、急事,慢慢的说;
144、回到讲台上后,他又问:“大家闻到苹果的气味了吗?”这次,绝大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稍停,苏格拉底第三次走到学生中间,让每位学生都嗅一嗅苹果。回到讲台后,他再次提问:“同学们,大家闻到苹果的味儿了吗?”他的话音刚落,除一位学生外,其他学生全部举起了手。那位没举手的学生左右看了看,也慌忙地举起了手。他的神态,引起了一阵笑声。苏格拉底也笑了:“大家闻到了什么味儿?”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香味儿!”
145、讨厌的事,对事不对人的说;
146、幽默是一种有价值的思维品质,它表现为机智地处理复杂问题的应变能力。幽默来源于对世间事物的洞察,含笑去面对人生中的矛盾或冲突,它常是人们处于困境时实现自我解脱的一种方法。
147、苏格拉底想了想,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
148、有人问他:“那么多人挤在一起,连转个身都困难,有什么可乐的?”
149、亚里士多德:
150、有一天,苏格拉底问他一个问题:“世间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
苏格拉底和学坐的对话
151、苏格拉底的幽默
152、“现在,你们到麦田里去摘取一颗自己认为最饱满的麦穗。每个人只有一次机会,采摘了就不能再换。”三个弟子欣然前行。
153、另一个学生紧接着说:“我和师兄恰巧相反。我走进果林不久就摘下了一枚我认为是最大最好的果子。可是以后我发现,果林里比我摘下的这枚更大更好的果子多的是。老师,请让我再选择一次吧!”
154、别人的事,小心的说;
155、据记载,苏格拉底的妻子是一位性情非常急躁的人,往往当众给这位著名的哲学家以难堪。有一次,苏格拉底在同几位学生讨论某个学术问题时,他的妻子不知何故,忽然叫骂起来,震撼了整个课堂。续而,他的妻子又提起一桶凉水冲着苏格拉底泼了出去,致使苏格拉底全身湿透。当学生们感到十分尴尬而又不知所措的时候,只见苏格拉底诙谐地笑了起来,并且幽默地说:“我早知道打雷之后一定要跟着下雨的”。这一忍让的幽默虽话语不多,仅仅是一句话而已,却使妻子的怒气出现了“阴转多云”到“多云转晴”的良性变化。大家听了都欣然大笑起来,更敬佩这位智者明哲的高招文化素质、艺术修养和坦荡胸怀。
156、苏格拉底老老实实地回答:“我不知道。”
157、“那就应该用你的第二个筛子去检查,如果不是真的,至少也应该是善意的,你要告诉我的事是善意的吗?”
158、有一次,苏格拉底的一位门生匆匆忙忙地跑来找苏格拉底,边喘气边兴奋地说:“告诉你一件事你绝对想象不到的……”
159、“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恳切地说,“找遍五湖四海,也要把最优秀的人选挖掘出来。”
160、几年后,苏格拉底也成了家,搬进了一座大楼里。这座大楼有七层,他的家在最底层。底层在这座楼里是最差的,不安静,不安全,也不卫生,上面老是往下面泼污水,丢死老鼠、破鞋子、臭袜子和杂七乱八的脏东西,那人见他还是一副喜气洋洋的样子,好奇地问:“你住这样的房间,也感到高兴吗?”
161、苏格拉底这才满意地笑起来,拉着那个人的手说:“您真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您告诉了我关于道德的知识,使我弄明白一个长期困惑不解的问题,我衷心地感谢您!”
162、都强育的重要性:孔子和苏格拉底都认为教育是培养美德和智慧的关键,应该通过教育来启发人们的思考和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
163、打雷以后必定会倾盆大雨
164、没发生的事,不要胡说;
165、苏格拉底问:“但为什么和敌人作战时,我军将领却千方百计地去欺骗敌人呢?”
166、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其思想和道德观念影响了许多后来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以下是一个苏格拉底道德的故事:
167、从苏格拉底这一幽默的言语中,给人以最强烈的印象是他的乐观自信,它可以使人遇难而乐观进取。这种人不论是与人交往,还是沙龙聚会,总是不紧不忙地侃侃而谈,而且逻辑缜密,自然地流露出自己的内心感情,轻松自如地表现出这种内心情感。这种乐观自信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来自扎实的文化素养和完美的内心世界。
168、有一天,苏格拉底被一个年轻人问道:“大师,你能告诉我什么是道德吗?”苏格拉底回答说:“你跟着我来吧。”
169、讲述了他如何通过对话和提问,引导他的学生思考、探索道德问题的故事。
170、什么是知识?
171、过了一段日子,朋友们一个个成了家,先后搬了出去。屋子里只剩下了苏格拉底一个人,每天,他仍然很快活。
172、这是一种要求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互为激发,共同寻求正确答案的方法。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判断和寻找正确答案。所以,学生的思维相当活跃。从这个意义上说,苏格拉底最早提出了发现法。对西方教育教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苏格拉底的方法的使用需要一定的条件:如受教育者须有探求真理的愿望和热情;受教育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教育的对象更适合有一定推理能力的人。
173、苏格拉底笑笑,不再说话。
174、为了不重蹈那位助手的覆辙,每个向往成功、不甘沉沦者,都应该牢记先哲的这句至理名言:“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
175、对社会的看法不同:孔子强调个人应该服从社会和传统的规范,认为个人的行为应该符合社会的利益。而苏格拉底则强调个人的自由和独立思考,认为个人应该追求真理和正义,而不是盲目地服从社会的规范。
176、这群学生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儿放在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锯倒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树,挖空树心,造出一条独木船。独木船下水了,他们把苏格拉底请上船,一边合力划桨,一边齐声唱起歌来。
177、他们说,“我们的城市有赚钱的机会,而且人们期望你们为他们建造这座宫殿。”
178、“空气,当然是呼吸新鲜空气!”
179、做不到的事,别乱说;
180、那人回答说:“忠诚老实,不欺骗别人,才是有道德的。”
苏格拉底和学坐的对话
181、学生向苏格拉底请教如何才能坚持真理。苏格拉底让大家坐下来。他拿著一个苹果,慢慢地从每个同学的座位旁边走过,一边走一边说:“请同学们集中精力,注意嗅空气中的气味。”
182、什么是可以称为为“好的生活”?柏拉认为好的生活是一种追求真理与智慧的生活,超越世俗欲望和身体的束缚,追求形式世界中的真实和永恒。
183、没把握的事,谨慎的说;
184、苏格拉底说:“不,你是以不知为知,我是以不知为不知。以不知为知非知,以不知为不知非不知矣!”
185、有一次,苏格拉底正在和学生们讨论学术问题,互相争论的时候,他的妻子气冲冲地跑进来,把苏格拉底大骂了一顿之后,又出外提来一桶水,猛地泼到苏格拉底身上。
186、苏格拉底不厌烦地继续说:“那么我们再用第三个筛子检查看看,你这么急着要告诉我的事,是重要的吗?”
187、才能不必傲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内涵与己。
188、群学生在到处寻找快乐,却遇到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
189、古希腊有个青年人自认为自己比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还聪明。
190、第一个弟子走几步看见一支又大又漂亮的麦穗,高兴地摘下了。但他继续前进时,发现前面有许多比他摘的那支大,只得遗憾地走完了全程。
191、天使非常同情他,便满足了他的要求。
192、苏格拉底在教学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方法,一般称为“苏格拉底法”,苏格拉底将它称为“产婆术”。
193、这些思想对于我们理解和探索人类价值和社会进步具有深远的影响。
194、苏格拉底习惯到热闹的雅典市场上去发表演说和与人辩论问题。他同别人谈话、讨论问题时,往往采取一种与众不同的形式。
195、第二个弟子吸取了教训,每当他要摘时,总是提醒自己,后面还有更好的。当他快到终点时才发现,机会全错过了。
196、知人不必言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口德与己。
197、有一天,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成为像苏格拉底那样学识渊博的学者。苏格拉底没有直接作答,只是说:“今天我们只做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个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说:“从今天开始,大家每天做三百下,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哪些同学坚持了?”教室里有百分之九十的学生举起了手。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次问学生:“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动作,有哪几位同学坚持做到了今天?”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著名哲学家的柏拉。
198、不知道亲爱的朋友做到了吗?大家共同努力吧,闲谈莫论人非,静坐常思己过,希望每个人都能够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
199、柏拉在《斐多篇》这篇对话中提出了三个问题:
200、那位助手非常后悔,甚至自责了整个后半生。
201、苏格拉底的学生是柏拉,他开创了柏拉学园。
202、“那就太遗憾了。”苏格拉底说:“当我们追求一个遥远的目标时,切莫忘记,旅途处处有美景!”
203、从苏格拉底这一幽默的言语中,不难看出智才明哲的高超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幽默是智慧的闪光,幽默不是庸俗的、轻浮的笑语,或是油嘴滑舌的表现,而是洞察世界,入木三分,又言简意赅,含蓄诙谐,寓意微妙深邃,给人以启迪和韵味。
204、青年人想了想说:“那还是先有鸡!”
205、你是不是觉得他问得有些不可思议啊?
206、锋芒不必露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深敛与己。
207、苏格拉底把他们带到一片果林边。这时正是果实成熟的季节,树上枝上沉甸甸地挂满了果子。
208、具体来说,苏格拉底是一个古希腊哲学家,他一生的使命就是通过对话和提问,指导他的学生寻找真理和道德。
209、柏拉觉得很容易,充满信心地出去,谁知过了半天他仍没有回去。最后,他垂头丧气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很难得看见一株看似不错的,却不知道是不是最好,不得已,因为只可以摘一株,只好放弃。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到发现已经走到尽头时,才发觉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
210、这一天,苏格拉底像平常一样,来到市场上。他一把拉住一个过路人说道:“对不起!我有一个问题弄不明白,向您请教。人人都说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但道德究竟是什么?”
苏格拉底和学坐的对话
211、“你说说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
212、什么是美德?苏格拉底和昔姆奈一直争论美德的本质和含义,最终得出结论认为美德是一种智慧,是对真正善与美的认识和追求。
213、责人不必苛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肚量与己。
214、现在的事,做了再说;
215、得理不必抢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宽和与己。
216、伤心的事,不要见人就说;
217、青年人不假思索地回答:“鸡是从蛋中孵出来的,自然是先有蛋罗!”
218、“我一定竭尽全力。”
219、古希腊哲学大师苏格拉底的三个弟子曾求教老师,怎样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侣。苏格拉底没有直接回答,却让他们走麦田埂,只许前进,且仅给一次机会选摘一支最好最大的麦穗。
220、一群学生在到处寻找快乐,却遇到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他们向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请教:"老师,快乐到底在哪里?
221、苏格拉底说:“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明确的目的忙得无暇顾及其它的时候突然来访。”
222、亚里士多德(前384年至前322年),出身于古希腊吉塔拉地区贵族家庭.师从柏拉,在雅典的柏拉学园学习20余年,直到柏氏逝世.后回国成为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
223、从苏格拉底这一幽默的言语中,可以看出他那心胸开阔、襟怀坦荡的性格。能成大气候的人,不会为那些鸡毛蒜皮的细微小事而斤斤计较,大动肝火,凡事都抱达观随和的态度,做到谈笑自若。
224、“我一定竭尽全力。”苏格拉底笑了笑。
225、“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传承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你帮我寻找一位好吗?”
226、苏格拉底曾说:“听信搬弄是非的人或诽谤者的话,因为他不会是出自善意告诉你的,他既会揭发别人的隐私,当然会同样地对待你。”
227、他的朋友有邻居克里托,(《柏拉全集克里托篇》讲述克里托在苏格拉底被判除死刑后请求苏格拉底逃跑时发生的对话)有底比斯的西米亚斯和克贝,他们在苏格拉底执行死刑的当天和苏格拉底探讨了关于生死和灵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