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心情网-为你提供各类经典名言与文案句子

高尔基写的《母亲》中的主人公是谁

高尔基写的《母亲》中的主人公是谁

1、母亲不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是高尔基的作品。母亲是前苏联文学家高尔基创作的长篇小说,于1906年在美国写成。小说取材于1902年高尔基的家乡诺夫戈罗德附近的索尔莫夫镇的“五一”游行。游行的领导人扎洛莫夫等被捕,同年10月被判处终生流放。高尔基在游行前就听说过扎洛莫夫,游行以后,他和继续儿子事业的扎洛莫夫的母亲安娜有了交往。《母亲》就是以扎洛莫夫的事迹为基础写成。

2、我着到这里曾流下眼泪,尼洛夫娜是伟大的母亲,光荣的母亲,感人至深的母亲!

3、高尔基(1868~1936)起步与俄罗斯文学的发端期-白银时代,在这个时代他走过了自己全部创作生涯中一半以上的历程。高尔基在十月革命前25年间的创作,19世纪末至十月革命前的全部显示主义文学,也只有放到白银时代整个文学生活的大背景下,只有在同那个时代诸多文学流派和作家作品的联系与比照中,才能清晰地显示出其价值与意义。高尔基创作的意义与价值是多方面的。

4、小说描写了老钳工伊尔·弗拉索夫的一生以及他的儿子的变化,通过这一家的遭遇表现了工人阶级如何从自发走向自觉的过程。母亲的形象在这部小说里非常重要,母亲的觉醒过程,充分表现了广大群众在党的教育下必然走向革命道路的历史趋势。

5、为了表现小说的主题思想,作者精心设计了3组人物。第1组是革命者,包括革命工人和革命知识分子;第2组是工农群众,其中最重要的是母亲和农民雷宾的形象;第3组是敌人,这里有厂主、沙皇宪兵、法庭庭长,检察官等。在这3组人物中,高尔基突出了巴维尔和母亲这两位主要英雄人物(巴维尔是作为先进工人的代表,母亲则是作为革命群众的代表)。小说的中心思想主要是通过他们两人的成长以及群众的觉悟展示出来的。小说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重点写巴维尔率领的马克思主义工人小组在社会民主工党领导下成长的过程,第二部分重点写马克思主义小组在群众中的作用和人民群众的觉醒。小说的人物形象体系和结构都是经过作者精心安排的。

6、母亲冒着生命危险传送和散发传单,她被捕时高喊:“真理是用血的海洋也扑不灭的”。

7、小说的重要人物是巴维尔的母亲尼洛夫娜。她像千百万受压迫的妇女一样,被繁重的劳动和丈夫的殴打折磨成逆来顺受、忍气吞声的人。丈夫死后,当儿子走上革命的道路时,母亲也在儿子以及他的同志们的启发、帮助下,逐渐接受革命的真理。在“沼地戈比”事件以后,母亲为了搭救儿子出狱,接受了散发传单的任务。“五一”游行时,巴维尔高举红旗走在队伍的最前列,在武装警察面前英勇不屈。这使母亲进一步懂得了真理的力量,也使她更自觉地参加革命工作。

8、《母亲》是俄国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最优秀的作品之一。这部小说深刻地反映了20世纪初俄国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波澜壮阔的群众革命斗争,第一次塑造了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无产阶级英雄的形象。

9、高尔基的母亲:瓦尔瓦拉

10、母亲:瓦尔瓦拉  父亲:马克西姆(生父)  叶夫根尼瓦西里耶维奇(继父)  1868年3月14日高尔基出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的下诺夫戈罗德城。父亲是个大兵的儿子,母亲是染房老板的女儿。祖父曾经当过军官,因残酷虐待部下,被沙皇尼古拉一世降了职。祖父对父亲非常严厉,以致父亲从家里逃跑5次,最后一次逃跑成功。逃跑后,先后干过木匠、轮船公司办事处经理、装饰室内帷幔和裱糊壁纸的工人等,是个聪敏、善良而且非常愉快的人。后来感染霍乱,在高尔基3岁时去世。父亲去世后,高尔基随母亲到外祖父家生活。在充满小市民气的外祖父家度过了童年。其间,母亲改嫁并于几年后患肺结核病去世,外祖父破产。11岁的高尔基被迫流落人间,开始独立谋生。他拣过破烂,当过学徒和杂工,受尽欺凌与虐待,饱尝生活的苦难与艰辛。他只上过三年小学,但酷爱读书,利用一切机会读手边所能碰到的书,刻苦自学。1884年,他怀着上大学的打算来到咯山,但未能如愿,在社会的底层读完了他的社会大学。先后当过码头搬运工、面包师傅、杂货店伙计、园丁和守夜人等。同时,结识了先进的民粹派知识分子和马克思主义的著作,进一步认识到现实的丑恶和人民的疾苦,逐渐树立起改革社会的决心。1888—1889年、1891—1892年,高尔基为了解祖国和人民,两次漫游俄罗斯。从尼日尼跑到察里津,经过顿河区域、乌克兰,来到比萨拉比亚,再从那里沿着克里米亚南岸到了库班,再到黑海边。旅途见闻和艰苦经历使高尔基开阔了眼界,磨练了意志,积蓄了丰富的知识和生活素材,激发了他从事文学创作的强烈欲望

11、二、《母亲》内容简介:

12、高尔基的外祖母:阿库琳娜·伊万诺夫娜,也叫阿库利娅

13、长篇小说《母亲》,前苏联文学家高尔基作品。于1906年在美国写成的。小说取材于1902年高尔基的家乡诺夫戈罗德附近的索尔莫夫镇的“五一”游行。

14、小说结尾时,母亲冒着生命危险去传送印有儿子在法庭上的演说的传单,不幸在车站被暗探围住。这时,母亲勇敢地把传单散发给车站上的群众。在被捕时,她庄严地宣称:“真理是用血的海洋也扑不灭的。”

15、《母亲》深刻地反映了20世纪初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波澜壮阔的群众革命斗争: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从经济斗争转到政治罢工,农民和工人在斗争中结成同盟。小说第一次塑造了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无产阶级英雄的形象,因而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16、高尔基的父亲:马克西姆·萨瓦捷伊奇,也叫马克西姆·萨瓦杰耶夫

17、三、作者简介:

18、父亲:马克西姆·萨瓦杰伊奇(生父)手工业者,老实本分,因长得壮实,又老实,阿库琳娜·伊万诺夫娜(高尔基的外祖母)愿意把瓦尔瓦拉嫁给他。最后为了照顾得了霍乱病的高尔基,不幸被传染而去世。

19、小说主人公巴威尔·符拉索夫的母亲是彼拉盖娅·尼洛夫娜主人公原型彼得·安德烈耶维奇·扎洛莫夫的母亲是安娜·基里洛夫娜·扎洛莫娃。

20、巴维尔再次被捕后,她搬到城里,和革命者住在一起,坚决担负起革命工作,完全献身给共产党。她常装扮成修女、小市民或女商贩,带着传单奔走于市镇和乡村。巴维尔在法庭上的演说及斗争更进一步提高了母亲的觉悟。

21、为了表现小说的主题思想,作者精心设计了3组人物。第1组是革命者,包括革命工人和革命知识分子;第2组是工农群众,其中最重要的是母亲和农民雷宾的形象;第3组是敌人,这里有厂主、沙皇宪兵、法庭庭长,检察官等。在这3组人物中,高尔基突出了巴维尔和母亲这两位主要英雄人物(巴维尔是作为先进工人的代表,母亲则是作为革命群众的代表)。小说的中心思想主要是通过他们两人的成长以及群众的觉悟展示出来的。小说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重点写巴维尔率领的马克思主义工人小组在社会民主工党领导下成长的过程,第二部分重点写马克思主义小组在群众中的作用和人民群众的觉醒。

22、一、高尔基《母亲》中的主角是——伊尔·弗拉索夫。

23、《母亲》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批自觉为社会主义而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英雄形象,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列宁肯定了它的现实意义。

24、叶夫盖尼·瓦西里耶维奇(后父)工厂职员,脾气暴躁,二十多岁时与三十多岁的瓦尔瓦拉结婚,刚开始过的还可以,之后一直殴打瓦尔瓦拉,高尔基为此还捅了他一刀。瓦尔瓦拉怀了他的两个孩子,当瓦尔瓦拉死后,他便把阿库琳娜·伊万诺夫娜、科利亚(他的第二个儿子)带走一起住了。

25、高尔基原名叫阿列克谢·彼什科夫,他的祖父萨瓦季·彼什科夫曾是尼古拉一世时代的军官,后来违反军纪被发配到西伯利亚的彼尔姆,高尔基的父亲马克西姆·彼什科夫就出生在那里。其实高尔基的父亲是一个非常勤奋的手艺人,他后来离开了西伯利亚,搬迁到了下诺夫哥罗德,并且在那里娶了高尔基的母亲瓦尔瓦拉·卡希林。

26、答:不论过去还是当今,写母亲的作品很多,但在《母亲》这本书中,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高尔基的《母亲》这本书中的母亲:尼洛夫娜。尼洛夫娜是革命者的妻子和母亲,在亲人革命的生涯中,她慢慢理解和接受了革命思想,对儿子单纯的母爱有了升华,走上了和他们一样的革命道路。

27、高尔基,1934年当选为苏联作家协会主席。回国后的高尔基作为苏联文化界的一面旗帜,为苏维埃的文化建设做了大量工作。

上一篇上一篇:黑旋风李逵的武器是谁给的-集锦145句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