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 李觏《易论第九》
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 陆九渊《与傅全美》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卷一》
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王守仁《改过》
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 薛瑄《读书录》卷十
改身之过,迁(发扬)身之善,谓之“修身”。—— 颜元《颜习斋先生言行录》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 《周易·益·象》
改过不吝。—— 《尚书·仲虺之诰》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尚书·伊训》
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卫灵公》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旧唐书·魏征列传》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白居易《与元九书》
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 李觏《易论第九》
要发耻心,知善知恶是良知。—— 《增广贤文》
要发畏心,自审自省勿重蹈。—— 《增广贤文》
要发勇心,改过改行迎自新。—— 《增广贤文》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增广贤文》
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 李觏《易论第九》
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 陆九渊《与傅全美》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卷一》
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王守仁《改过》
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 薛瑄《读书录》卷十
改身之过,迁(发扬)身之善,谓之“修身”。—— 颜元《颜习斋先生言行录》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增广贤文》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卫灵公》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旧唐书·魏征列传》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白居易《与元九书》
31.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32.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33. 见善则迁(学习),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