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
居里夫妇在获得诺贝尔奖后,极端藐视名利,不捞取任何私利,并将奖金帮助大量穷人。她表示,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应该公开发表,以便别人研究,并且她认为利用镭来谋利是违背科学精神的。
楚庄王:
楚庄王三年不理朝政,国内权臣当道。他通过不飞不鸣的策略,韬光养晦,最终收复王权,铲灭权臣,问鼎中原,成为春秋霸主。
徐悲鸿:
徐悲鸿在画展上被乡下老农指出画中的鸭子画错了,他虚心接受批评并向老农表示感谢。这个典故体现了低调做人的态度,即使是大师也要保持谦逊。
刘备:
刘备在未遇诸葛亮之前,一直低调行事,最终得以在三国鼎立中占据一席之地。他在得到诸葛亮辅佐后,更是虚心请教,充分发挥诸葛亮的才能,最终成就一番霸业。
屠呦呦:
屠呦呦在发现青蒿素的过程中,默默无闻地研究了数十年,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奖。她的低调正是对“事成之前,低调行事”的最佳诠释。
五柳先生陶潜:
陶潜被称为“五柳先生”,他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他过着隐居生活,诗词中常用“五柳先生”来指代高人逸士。
范蠡:
范蠡在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急流勇退,乘扁舟泛五湖而去,过上了自由自在的生活。这个典故体现了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的低调智慧。
这些典故都强调了低调做人的重要性,无论是在科学、政治还是个人修养上,低调都是一种有效的策略和态度。通过保持谦逊和低调,个人可以更好地专注于自己的事业和追求,同时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