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心情网-为你提供各类经典名言与文案句子

试比较老舍与鲁迅国民性的异同?

老舍与鲁迅在国民性方面的异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背景与经历

鲁迅:鲁迅出生于浙江绍兴,成长在封建社会的末期,他的作品多以农村为背景,深刻剖析了旧中国国民性中的怯弱、迷信、奴性等弊病。

老舍:老舍出生于北京,成长在城市,他的作品则以城市市民为主角,通过对市民生活的描写,丰富和扩大了改造国民性这一主题的内涵。

国民性批判的侧重点

鲁迅: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核心在于“立人”,他站在中西文化双向反思的基础上,深刻批判了几千年的封建制度,鞭挞了国民思想深处的劣根性,以达到引起疗救的注意。

老舍:老舍同样批判国民劣根性,但他更关注从文化角度透视国民劣根性的病源,并流露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赞许的一面,具有一定的不彻底性。

文化立场

鲁迅:鲁迅的国民性批判站在精英文学的立场上,结合对封建社会历史的深刻洞察和自身深切的生命体验,对国民思想中卑怯、自私的劣根性进行了露骨地批判。

老舍:老舍在文化立场上较为复杂,他既批判国民劣根性,又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认同和赞许,显示出一种较为温和的态度。

作品风格与影响

鲁迅:鲁迅的作品如《阿Q正传》等,通过典型人物的塑造,深刻揭示了国民性的弱点,其国民性批判主题达到了后人难以比肩的高度和厚度。

老舍:老舍的作品如《猫城记》等,通过科幻和讽刺的手法,对病态的社会和国民性进行了讥刺,同时也表现出对民族精神的关怀和忧虑。

对国民性的态度

鲁迅:鲁迅对国民性持较为激进的批判态度,认为必须彻底揭露和批判国民劣根性,才能唤起民族的觉醒和解放。

老舍:老舍虽然批判国民劣根性,但态度相对较为温和,他希望通过批判和反思,促进国民性的改善和进步。

总结

老舍与鲁迅在国民性方面的异同主要体现在他们的背景与经历、批判侧重点、文化立场、作品风格与影响以及对国民性的态度等方面。两者都深刻批判了国民劣根性,但鲁迅更倾向于激进的文化批判和立人思想,而老舍则在批判的同时流露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上一篇上一篇:人生不由己的句子?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