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心情网-为你提供各类经典名言与文案句子

取长补短的诗词

取长补短的诗词

1、取人之直恕其戆;取人之朴恕其愚;取人之介恕其隘;取人之敏恕其疏;取人之辩恕其肆;取人之信恕其拘;所谓人有所长,必有所短也,可因短以见长,不可忌长以摘短。——吕坤

2、概况起来,古人能写出经典的诗词,有几个原因: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4、第二就是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会试头场考八股文。而能否考中,主要取决于八股文的优劣。所以,一般读书人往往把毕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一直到1888年,清政府准设算学科取士,首次将自然科学纳入考试内容。所以说中国古代读书人是只学习四书五经等八股文的。不像我们要学习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自然学科还有英语等语言学科。专精于语文,古人的作文水平自然是比我们现代人要高。就像十项全能运动员的100米的竞赛水平很难优于专门跑100米的运动员的水平。

5、而诗的兴盛则是成于唐朝,唐朝名家辈出,各类诗家百花齐放。彻彻底底的将唐诗推向了一个历史高峰,飘逸无形的李白,忧国忧民的杜甫,情诗绵绵碎心的李商隐,还有很多很多优秀文人。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最后在古代,人们的娱乐选择是很少的,读书可能还是一种打发无聊的方法之一。古代文人通常好友相聚都会吟诗作对,谈古说今。在红楼梦当中,李纨的诗社是大观园里年轻人最喜欢的娱乐项目之一。薛蟠作为红楼梦里不学无术的代表人物之一就没少在大家聚会里闹了笑话。诸如把唐寅念庚黄;“一根××往里戳”等。他在好友聚会里就是一个黑洞的存在。所以在中国古代吟诗作对是文人墨客们聚会娱乐的必备项目之一,不读书,胸无点墨的人是无法融入圈子的。

8、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9、可是为什么古人能做出这么多好诗词而我们现代人就很少能写出来呢?首先古人的创作是在文言文的语言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古人每天阅读的书籍都是文言文写的,所以古人有着天然的语言条件,就像我们学习英语,如果我们生活在英语国家学习英语自然是比在中国学习的快。咱们现代人接受白话文教育,所以我们已经很难通过文言文来写作了。我们已经不具备创作古代诗词的基本语言基础,现代诗歌已经与古代诗歌完全隔离开了。

10、唐诗宋词,光耀千年。

11、第一,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人文环境。诗词兴于唐宋,当时的人文环境诗词流行,就好比现在流行歌曲兴盛一样。诗词做的好,人们自然多有崇拜之意,也就不难理解诗词的兴盛。

12、古人的信息渠道相对窄些,不像现在通讯、网络这么发达,什么新媒体,什么新思维,五花八门,古时没这些,他们自然在这方面用心更多些。

13、这个问题提得好,但也很大,牵扯到方方面面,我只根据个人理解试答一二:

14、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15、古时所学内容也比较单一,尽管要读什么经、史、子、集,但所学内容基本这些,不像现代知识的多元化,什么都要学。古人由于长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自然这方西的能力更强些。

16、第二,政治环境,诗词做得好,也能被发现赏识,也是一种获取政治地位的有效途径,人们必然也会钻研于此。

17、古人的启蒙教育很重要,大多是从四书五经开始学起,对于文字的基本作用,以及整体的文化氛围,耳濡目染。

18、古代的唐诗,宋词,那是古人书经属一种旺盛阶段,因为古代只有知识才有出路,也属于封建阶段,一个阶段的变化,像现代的人就不一样了,那懂得古诗,所以一阶段的转变是有距离的!

19、他们无聊的时候只看书和搞搞对象,搞不好还会散伙,散伙后又只剩老哥儿一个只能看书。看书心里也很郁闷就拼命的看,结果学问大涨。学成之后回首往事,发自肺腑的写下所遭所遇,所感所触,由于有了文化底蕴又加上情真意切,所以写出来的诗词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可以去看,大多数的诗人,多多少少都会写自己的想法和所感所悟。

20、古人大多受的是私垫教育或家庭教育,他们从小对蒙学教育非常重视,从小就打下了坚实的国学基础。

2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22、第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该句出自《神童诗》,作者汪洙是北宋年间著名学者。这首诗在古代是一篇影响广泛的启蒙读物。在古代科举制度盛行下,读书是一件很崇高的事,中国古代读书人的地位是很高的。读书甚至已经成为普通老百姓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同时古代封建王朝统治者对文人也是有着极大宽容的,秀才之家是可以免赋税的;上京赶考的考生是可以得到国家钱粮补贴的。范进听说自己中举,甚至都高兴疯了,可想而知在古代读书是一件非常崇高和荣耀的事情。

23、因为古人没有手机,没有日本电影可以看、没有抖音、没有火山小视频、没有电视、没有KTV、没有头条看新闻、没有西瓜视频等等的娱乐项目,都没有!

24、所以在中国古代这么高水平的作文社会中能涌现出这么多优秀的诗词作者就不足为奇了。

25、以人之长补己短,以人之厚补己薄。——刘向

26、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涌现了一大批的优秀诗人词人,他们很多人的名字我们都耳熟能详,同时他们的很多作品也一直流传至今,我们从小学就开始学习古代诗词,而且很多要求熟练背诵,并且还要深刻理解诗词意思,同时也是我们考试必考的项目之一,成年以后,虽然很多年不接触古代诗词,但是我们仍然能熟练背诵,似乎这些古代诗词已经融化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血液里,这种文化上的共同,或许就是我们民族凝聚力的一种体现。

27、诗词是中华文学史上一种特有的文化体裁产物,诗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朔到先秦时代,“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些经久不衰的诗句,正是诗的最初兴起。

28、与当时的考试标准和对人才的认允有关。古代考试,诗词考试也是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隋唐科举制度成型后,诗也更加规范,律诗成型后,更要求不失对、不失粘、力求对仗等等,这就要求人们努力按标准去做。此外,全社会也普遍认为,诗写得好才是人才,才能入仕。

29、更重要的是,古人寄情山水,留意生活,所写即随心,考取功名最主要的也是文章,所以古人就会在,诗词上花费大量的时间。不像我们现在,古文化基本到初高中才开始正式接触,数理化等其他学科占据了大量时间。

30、第三,社会环境,当时社会环境不像现在,人们娱乐方式不多,很多时候自己思考的时间比较多,思考一多必然有所感悟,也能写出好作品。

取长补短的诗词

31、因为古人说的都是古语,古诗,现代人说的用的都是现代化语言,所以环境变了文化也变了,现代人写诗的几乎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