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育意义的古诗
1、《书院》——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作者:;刘过)
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3、《神童诗》——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4、[唐]颜真卿
5、《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作者:无名氏/杜秋娘)
6、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宋)朱熹《劝学诗》译文: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
7、E育才造士,为国之本。
8、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9、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10、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11、B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2、黄昏掩门后,寂寞心自知。
13、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14、可以应用于教育方面的古诗最著名的可能是李商隐《无题》里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了吧,只是这表达不出“祝贺发展”的意思;古文里面最著名的应该是韩愈的《师说》,里面有这样的话,“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是也表达不出“祝贺发展”的意思。
15、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6、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17、C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18、《励学》——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中粟。安居不必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想窗前读。(作者:宋真宗赵恒)
19、理由:讲刻苦学习的。
2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1、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22、《神童诗》——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作者:汪洙)
23、《劝学》
24、人不率,顺不从,身不先,则不信。
25、《劝学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作者:颜真卿)
26、《青青园中葵》——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古诗十九首》)
27、才之用,国之栋梁也。
28、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9、理由:这是韩愈在《进学解》里的两句话,它被广泛引用,还被雕刻在岳麓书院的柱子上做对联。它很精辟地阐述了学习、思考应有的态度。
30、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山有路勤为径。
有教育意义的古诗
3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32、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3、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34、《悯农》
3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唐)颜真卿《劝学诗》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代要知道发愤苦读,勤奋学习。
36、《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者:陆游)
37、《题弟侄书堂》
38、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39、理由:学习需要坚持。
40、德不孤,必有邻。
41、《长歌行》
4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3、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
44、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45、《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6、窗外竹子的影子还在书桌上摇摆,砚台中的墨汁好像发出了野外泉水的叮咚声。年轻时候的努力是有益终身的大事,对着匆匆逝去的光阴,不要丝毫放松自己的努力。
47、唐代:杜荀鹤
48、[唐]李绅
49、《劝学诗》——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作者:朱熹)
50、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5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52、D学贵心悟,守旧无功。
53、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54、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5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劝学诗》译文:但如果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56、《白鹿洞诗二首·其一》——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指引,周情孔思正追寻。(王贞白)
57、虽然住的屋子简陋但知识却没有变少,我还是与往常一样,尽管外面已经战乱纷纷。故乡虽然在打仗,可是弟侄还在接受儒家思想的教化。
58、两汉:佚名
59、我思来想去,觉得“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可能是比较合适的,这句话出自《史记》,可以用来颂扬教育工作者,“下自成蹊”意味着因此受益的人很多,等于祝贺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