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木求鱼寓言故事
1、【翻译】:像你这样寻根究底,便是刻舟求剑,不知变通了。
2、【出自】:《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3、【解释】:比喻白费气力,劳而无功。
4、咪咪是一只小猫,是一只整天想吃鱼的小猫可是咪咪又最怕自己钓鱼,因为钓鱼要坐在河边一动不动地呆上好半天,多难受啊!咪咪坐不住,那么咪咪想吃鱼怎么办呢,他就跟在别的小猫后面吃它们剩下的鱼骨头、鱼尾巴。这样呢,咪咪就老是吃不饱。
5、孟子说:“哦,那么我明白了。大王的最大欲望是征服天下,称雄于诸侯。可是,如果用你的这种办法去满足你的欲望,就好像爬到树上去抓鱼一样,肯定会徒劳无功的。”
6、缘木求鱼: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
7、齐宣王回答说,他这样做只是为了满足自己最大的欲望。孟子又追问什么才是齐宣王最大的欲望,是因为不够吃,不够穿,还是因为宫中的珍宝太差,音乐不动听?齐宣王说都不是。
8、刻舟求剑:楚国有个人过江时把剑掉在水里,他在船帮上剑落的地方刻上记号,等船停下,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结果自然找不到(见于《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比喻拘泥成例,不知道跟着情势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办法。
9、但是,孟子也没想到,这世界上居然有会爬树的鱼!
10、孟子说:“恐怕比这还要严重。爬到树上去捉鱼,顶多就是抓不到鱼,还不至于有什么祸害。如果想用武力来满足自己称霸天下的欲望,不但达到不到目的,相反还会招来祸患。”
11、《孟子·梁惠王上》
12、【翻译】: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上掉到水里,就契那船说:‘这宝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从他所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的。船已经走了,而剑不走,这样寻找宝剑,这不是糊涂吗?
13、应该是来自于“缘木求鱼”这个典故,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说爬上树木去找鱼。比喻解决问题的方向或方法不对,不可能达到目的。
14、【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15、【解释】:缘木:爬树。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
16、据说古代有一位贤者种了一颗种子,结果这颗种子长出了一棵树,长在树上的却是一条鱼。
17、缘木求鱼的故事讲的是战国时候,齐国国君齐宣王想动员军队去攻打其他国家,用武力一统天下。孟子听后就劝他放弃武力,采用仁慈的政治措施。孟子对齐恒王说:“大王如果想用武力征服天下,就好比‘缘木求鱼’,结果肯定是徒劳无功,不但达不到目的,还可能造成祸害”。
18、缘木求鱼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原文是"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缘:沿着;木:树干、树木,意思爬到没有鱼的树上去找鱼。用来比喻做事情方式或者方法不对,后果就是徒劳无功。
19、《树上长鱼》是古代寓言故事之一,讲述了一个人偶然间发现了一棵树上长出了一条鱼,他非常惊奇,并想把它拿下来。但无论他怎么试图,都无法将鱼拿下来。
20、值得注意的是,树上长鱼的传说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事实,它只是一种耐人寻味的传说,我们应该理性看待它。
21、因为“树上长鱼”并不是一个已知的故事或者谚语,所以无法给出具体的结论。
22、【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23、缘木求鱼,狼则罹之:就像爬上树去捉鱼一样,狼本来想吃肉,结果遭遇了祸患缘木求鱼:缘木,爬树。爬到没有鱼的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狼三则扩展资料:原句“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上》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_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步亦步,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则稍却;既走,又从之。屠无机,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蚤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即竟归。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之,则死狼也。仰首审视,见口中含肉,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革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之,可笑矣。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缘木求鱼百度百科-狼三则
24、这个故事说明人们对神秘事物的好奇和探索精神,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奇观的赞叹和敬畏之情。
25、最后,他意识到这条鱼是长在树上的,只有在落叶时才能摘到,于是他耐心地等待秋天的到来,终于在落叶时将鱼摘下来。
26、成语用法:用法: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宾语。结构:连动式。
27、【出自】:唐·寒山《诗》之二○八:“我见瞒人汉,如篮盛水走,一气将归家,篮里何曾有?”
28、近义词释义:
29、有一天咪咪饿得很厉害,他还是不肯去钓鱼,还想找点儿现成的吃。咪咪想,没有鱼尾巴,有点鱼骨头也好啊!他就转来转去,转到果园里来了,呀!果树上挂满了水果,红一片,黄一片。这时候正好来了几个小朋友,看果园的老爷爷连忙摘了苹果又摘梨,小朋友接过水果,谢了老爷爷张嘴吃的又香又甜,真开心。
30、南辕北辙: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缘木求鱼寓言故事
31、然则王之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32、有一回,齐宣王和孟子闲聊。孟子问道:“大王您让将士冒死攻打他国,难道打败了别的国家,你才感到高兴吗?”
33、咪咪走出果园,他一边走一边老是想着会长鱼的树。咪咪走啊想啊,忽然看见前面有一棵大树,树上的一片片叶子,可真像一条条鱼。他就站住了,叹了口气说:“这一棵树光长叶子,要是能长出鱼来,我真要高兴死了。
34、缘木求鱼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战国·孟轲《孟子·梁惠王上》。“缘木求鱼”的原义是爬上树去找鱼;比喻行事的方向、方法不对,必将劳而无功。
35、战国时,齐宣王想称霸天下,孟子劝他放弃武力,用仁政征服天下。孟子说:“爬树捉鱼,最多是捉不到,不至于有什么祸害。如果以武力满足自己独霸天下的欲望,不但达不到目的,其后果不堪设想!”
36、贤者认为这是神秘的力量,于是将树上的鱼称为“长鲤”,并将树命名为“长鲤树”。
37、【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38、缘木求鱼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39、近义词:背道而驰,缘木求鱼,南辕北辙
40、【解释】: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41、扩展资料:
42、弹涂鱼的大半生都在陆地上度过。它可真是鱼中的另类。弹涂鱼用前鳍爬行,鳍的末端有吸盘,可以紧紧吸住树皮,所以爬起树来毫不困难。弹涂鱼上岸前,先用鳃吸满水和空气,就像背上了一个氧气筒和一台饮水机。这样,它在陆地就能逗留好几个钟头。看看弹涂鱼矫健的身影,你有没有觉得世界真的很奇妙?
43、一、刻舟求剑[kèzhōuqiújiàn]
44、缘木求鱼《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用那样的办法来追求那样的目的,就像爬到树上去找鱼一样。比喻方向、方法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
45、背道而驰和“南辕北辙”、“分道扬镳”;都有“彼此相反”的意思。但“南辕北辙”一般比喻“人的行动和目的恰好相反”。背道而驰没有此意;“分道扬镳”比喻各自向不同的目标前进。
46、齐宣王惊问道:“事情真有这么严重吗?”
47、这两个成语都是讲:做事首先要选对方法、方向,才有可能成功;如果方法不对或方向与目的相反是不可能成功的。
48、【语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49、树上长鱼不是一则普通的故事,而是一个流传于中国的传说。
50、缘木求鱼,汉语成语,拼音是yuánmùqiúyú,字面解读为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不可能达到目的。
51、【示例】:似你这样寻根究底,便是刻舟求剑,胶柱鼓瑟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
52、如果您能提供更多的背景信息或说明,我将会尽力回答。
53、缘木求鱼这个成语讲的是爬到树上去捉鱼。比喻方法不对,达不到目的。
54、战国时期,七雄纷争,战乱频繁。孟子云游列国,推行仁政,最后被齐宣王拜为客卿。
55、说完,孟子又举例说明弱国不能与强国为敌,小国不能与大国为敌,齐国不能与天下为敌的道理,要宣王实行仁政。宣王最终听从了孟子的主张。
56、【翻译】:但是以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就像爬到树上却要抓鱼一样。
57、【近义词】:刻舟求剑、以冰致蝇、竹篮打水、海底捞针、煎水作冰、水中捞月、
58、没有明确的结论。
59、【翻译】:我看见谩人者,就像用篮子盛水,一气之下回到家,篮子里又剩下什么呢?
60、二、竹篮打水[zhúlándáshuǐ]
缘木求鱼寓言故事
61、咪咪看着好馋,可是咪咪不会吃水果,他想,要是有一棵会长鱼的树,那就好啦。
62、这则成语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63、缘木求鱼是一个贬义词,近义词是水中捞月、缘山求鱼、竹篮打水、南辕北辙、抱薪救火。
64、守株待兔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也比喻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