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秋天的诗句
1、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纳兰性德《浪淘沙·夜雨做成秋》
2、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3、《秋风引》
4、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5、《秋雨中赠元九》
6、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李白《秋浦歌》
7、《山居秋暝》
8、《秋夜曲》
9、《渔家傲》
10、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赵孟頫《岳鄂王墓》
1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2、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13、《望洞庭》
14、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苏轼《书李世南所画秋景》
15、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念奴娇》
16、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17、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18、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9、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清·王士祯《江上》
20、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冷泉亭上旧曾游,三伏似清秋。——潘阆《酒泉子·长忆西山》
21、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阙题二首·山中》
22、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刘彻《秋风辞》
23、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唐·李颀《望秦川》
24、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
25、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阿谁。《虞美人》
赞美秋天的诗句古诗大全
1、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白居易《南浦别》
2、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3、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
4、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元,关汉卿)
5、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
6、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8、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朱彝尊《桂殿秋·思往事》
9、长使英雄泪满襟,天意高难问。——杨冠卿《卜算子·秋晚集杜句吊贾傅》
10、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1、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许浑《咸阳城东楼》
12、《秋登兰山寄张五》
13、苍生喘未苏,买笔论孤愤,文采风流今尚存,毫发无遗恨。——杨冠卿《卜算子·秋晚集杜句吊贾傅》
14、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15、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16、三千年事残鸦外,无言倦凭秋树。——吴英《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
17、悲哉秋兮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九辩》
18、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19、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唐·施肩吾《秋夜山居》:
20、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
21、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晋代陶潜
22、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元·白朴《天净沙·秋》
23、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燕歌行》
24、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王维《秋夜曲》
25、《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1、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2、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苏轼《阳关曲》
3、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4、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宣城郡内登望》
5、《秋晚江上遣怀》
6、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7、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秋风辞》
8、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昭君怨》
9、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秋凉晚步》
10、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11、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赞美秋天的诗句有哪些
12、以长短句记之扁舟三日秋塘路。——陈与义《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
1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寄北》
14、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15、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酬刘柴桑》
16、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17、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18、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19、《苏幕遮》
20、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赵嘏《长安晚秋》
21、夜深风竹敲秋韵。——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22、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木兰花》
23、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
24、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